撰文者:Angela Huang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根據 2016 年內政部統計處調查,台灣人民平均壽命為八十歲,以現今的勞動條件來看,必須要工作到六十五歲才達到退休門檻;再換一個方式,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來看,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,可見工作這件事在人生之中佔了很大部分的時間,所以擁有一份自己喜歡、能帶來成就感並且可以藉此獲得酬勞的工作,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。然而,並非每個人都能很快地找到理想又合適的工作,需要透過多種不同的嘗試、許多不同的工作經驗累積後,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真正喜歡且能發揮所長的領域,而這中間的過程,勢必會經歷跟不適合的職務或者公司說再見的時候,而「如何優雅的離職」就是一門必修的課題。要達到完美的轉身離開,還有很多藏在細節裡的魔鬼,需要逐一仔細地去處理!
當然在提出離職,到真正離職走出公司大門之前,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必須要完成且注意的。
一、得體的離職面談:引用「網路溫度計-十大常見離職原因」之調查結果, 離職第一名的因素是「不適合/不適應」,離職面談就像分手談判,不需要帶著情緒的字眼批判公司的好壞,只要真誠的表達出感謝這一段時間公司帶給你的學習,但自己可能無法融入公司的工作模式,避免浪費公司的資源和時間,所以才需要提出離職。
二、無痛分娩的工作交接:不論是哪一種工作性質,除了不可抗力之因素,都應在提出離職前,依照勞動基準法中規定之預告期提出辭職,給予公司足夠的時間來補充人力或者進行工作重新分配。除了提早告知離職之外,在交接的過程中,應盡可能提供工作相關的完整資訊(例如:交接清冊、工作流程 SOP、待完成事項、各事項必要聯絡資訊)。除此之外,更要設身處地的思考,如果今天來接手工作的是自己,會需要哪些更詳實的資訊,或是例行庶務上要注意的各方面細節,才能更有助於同事有效快速的上手工作。
三、Keep in touch: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提離職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同事是很重要的人脈,留下聯絡資訊保持聯絡,就算在離職過後接手的同事在工作上有疑問,也歡迎他們主動聯絡詢問。
一般而言,離職的發生對勞資雙方來說,總是有一方得利、一方受傷,姑且不論我們是贏家還是輸家,身為勞方的我們務必要謹記,在離職過程中不要製造是非,或者是煽動其他同事離職,進而影響公司整體的工作氣氛。另外, 在工作交接上,能夠竭盡所能去提供完整的資訊,面對同事提出的問題要無私的傾囊相授,讓工作交接轉移不會影響公司的營運,盡力把對公司的傷害減到最低,而不是過河拆橋,才能算是有一個好聚好散的結果,若以上的這幾大要點,都能夠確實地做到,必定能做到揮一揮衣袖,走得漂亮又光彩。